11月1日,俄罗斯内务部莫斯科总局的一则通报,把“在俄外国人违法治理”的话题拽进了公众视线——该局信息与公共关系局局长瓦谢宁明确表示,将对2700名在莫斯科存在违法记录的外国人执行驱逐措施。
从目前进展看,这项整治行动已经落地:803人被要求强制离境,43人已正式被驱逐出境,还有6000名外国人被纳入“禁止入境俄罗斯”的黑名单。更警方在整治中还顺藤摸瓜找到了155名被通缉的犯罪嫌疑人——其中21人是俄罗斯联邦级通缉对象,134人涉及国际通缉,目前均已依法处理。
消息传开后,网上的讨论里藏着不同的温度:有俄罗斯网友留言“早该严管,治安才能稳”,把这当成维护本土秩序的必要动作;也有在俄工作的外国人担心“违法认定会不会有弹性”,希望政策执行能更透明;还有在莫斯科做小生意的华人说“最近特意把当地法律翻了三遍”,显然已经把“守规矩”当成了眼下最实际的自保方式。
说到底,不管走到哪,“遵守当地法律”都是异国生活的底线。俄罗斯这次的行动,本质上和任何国家的治安治理一样——它不是“针对某类人”的标签化处理,而是用明确的结果告诉所有人:法律的边界,从来都容不得“侥幸”。毕竟,只有规则立住了,每个在当地生活的人,才能踏踏实实地踩稳脚下的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