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地时间10月21日清晨,法国前总统尼古拉·萨科齐穿着深色外套,和妻子并肩走出巴黎的豪宅——这一次,他不是去参加政治,而是要前往拉桑特监狱,开启自己5年的刑期。作为法国现代史上第一位被监禁的前总统,萨科齐的“坠落”本就足够震撼,而他即将落脚的这座百年老监狱,更成了外界议论的焦点。

拉桑特监狱藏在巴黎市中心的街巷里,红色砖墙爬满青苔,大门上的铁栅栏泛着旧旧的锈色——这座始建于1867年的建筑,比萨科齐的年龄还大上近百岁,是巴黎市区目前唯一仍在运营的监狱。更巧的是,19世纪法国著名冤案主角德雷福斯,当年被流放到魔鬼岛前,也曾被关在这里;如今萨科齐自称“新德雷福斯”,仿佛和百年前的冤魂“撞了命运”。

萨科齐服刑监狱曾被批老鼠滋生

但这座以“健康”(La Santé法语意为健康)命名的监狱,半点都不健康。2000年监狱医生写的回忆录里,直接曝光了里面的乱象:老鼠在走廊里窜,犯人因为潮湿环境得皮肤病,连墙皮都在掉渣。法国网友调侃:“晚上躺下来,能听到墙里的霉菌在‘呼吸’,还有老鼠啃东西的声音——比恐怖片还瘆人。”欧洲反酷刑委员会更曾批评这里的条件“非人道”,可就是这么个地方,成了萨科齐的“新家”。

不过萨科齐不用挤普通犯人的“鸽子笼”。他被安排在监狱的“脆弱人士区”——说白了就是VIP区。这里2014年刚翻修过,9平方米的单人牢房里有床、桌子、洗手池,甚至能用上独立马桶,比起普通区2-4人挤3平房间的状况,简直是“豪华套餐”。有知情者说,萨科齐还能付费买零食、租电视,虽然只能看几个公共频道,但至少不用和老鼠“共眠”。

萨科齐服刑监狱曾被批老鼠滋生

比监狱条件更炸的,是入狱前的“秘密会面”。10月17日,马克龙在爱丽舍宫和萨科齐聊了近一小时,直到三天后才被媒体曝光。马克龙说是“人道主义举动”,可社会党领袖直接炮轰:“这是在暗示某些人‘高人一等’,违反司法独立的原则!”萨科齐倒嘴硬,说“不要特殊待遇”,可行李里装的《基督山伯爵》和家庭照片,还有第一天就开始写的书,都透着“体面服刑”的小心思——毕竟,谁会愿意在满是老鼠的牢房里写回忆录?

监狱里的日子比外界想的“规律”:每天早上7点起床,吃面包、汤和廉价肉;放风1小时,只能在小院子里绕圈;家人每周能探1-2次,每次半小时。萨科齐带了三本书,还有人建议他塞副耳塞——老监狱的水管响起来,比政治辩论还吵。可就算外面的抗议已经闹开了:他的儿子路易站在豪宅外呼吁“街头行动”,支持者举着“萨科齐无罪”的牌子喊到嗓子哑;再加上之前极右领袖勒庞刚因挪用公款被禁选5年,右翼选民的不满像堆着的干柴,一点就着。

萨科齐服刑监狱曾被批老鼠滋生

有人说,萨科齐的入狱是“司法的胜利”——毕竟,就算是前总统,也得为竞选非法资金案付出代价;可也有人骂,马克龙的会面是“特权的遮羞布”——难道名人犯了法,就能享受“人道主义特例”?其实说到底,这场风波早不是一个人的事:法国社会里“司法公正”与“政治特权”的矛盾、右翼与左翼的撕裂,都顺着萨科齐的监狱之路,又一次被扒开了伤口。

此刻的拉桑特监狱,墙根的青苔还在长,走廊里的老鼠还在跑。而萨科齐坐在单人牢房里写的书,说不定哪天会出版——只是不知道,当他写下“监狱里的第一个夜晚”时,会不会想起自己当年在爱丽舍宫发表演讲的样子?毕竟,从权力巅峰到监狱书桌,差的不是一栋老建筑,而是那句被说烂的话:莫伸手,伸手必被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