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月的巫溪深山里,兰英村的王婆婆攥着刚摘的橘子站在村口,指甲缝里还沾着橘子皮的汁液。她望着对面山坡下那堆铺了40米长的碎石堆叹气——这筐本要运去县城卖的橘子,已经在家放了三天,表皮起了皱,而这条村里唯一的出村路,已经断了20多天。
通兰路不是条普通的路。它像根“脐带”,一头连着兰英乡、通城乡的3000多村民,一头连着巫溪县城的超市、医院、学校;它也像条“红线”,把兰英大峡谷的悬崖挂壁风景牵到网友眼前——去年短视频里那截“开车像走在云端”的路段,让“网红悬崖公路”成了巫溪最火的打卡点,连外地游客都特意开车来体验“云里穿行”。可10月16日的那场暴雨,把这根“脐带”冲断了:持续的雨水泡软了山体,加上正在进行的拓宽工程影响,通兰路一段路基轰然垮塌,碎石滚进谷底,把原本能过两辆车的路,堵得只剩半米宽的羊肠小道。
断路的日子,像块石头压在村民心上。西安村68岁的张定山大爷有高血压,往常每月要去县城拿一次药,现在得早上5点起床,摸黑走40分钟山路到隔壁巫山县的村子坐车,“以前1小时到县城,现在要绕3小时,回来的时候天都黑了,腿肚子直打颤”;兰英村的小学生小宇,书包里总装着双备用鞋子——因为绕远路的山路全是泥,每天放学裤脚都能拧出泥水;最心疼的是种果树的村民:王婆婆家的橘子树今年结了100多斤果,本来能卖千把块,现在全堆在堂屋,有的已经烂了个洞,“要是路通了,这些橘子能换两袋大米,现在只能喂鸡”。
村里的们急得嘴上起泡。兰英村党支部秦永华每天要接十多个村民电话,“不是问‘路啥时候通’,就是说‘家里没油了’”。他跑了三趟乡政府,得到的回复是“施工方一直在拖延”;西安村的方孝见更无奈,“我们能做的只有往上反映,可路修不好,我们没法给村民一个准信”。而乡政府的工作人员也有难处:“今年4月盛景旅游公司接手拓宽工程,这次垮塌和降雨、工程作业都有关系,我们催了好几次,可施工方说有实际困难。”
施工方的李负责人说起这事,声音里带着委屈。他带着记者爬到垮塌路段上方,指着还在掉小石子的山体说:“你看这山,现在还在落石,挖掘机一上去就有石头砸下来,谁敢让工人冒险?”他掏出手机翻照片,屏幕里是几个工人系着安全绳、举着锤子敲危岩的画面,“排危从垮塌第三天就开始了,每天只能清5米,怕石头掉下来砸到人。我们比谁都想快点修,可安全是第一位的”。他拍了拍身边的碎石堆,“等危岩清完,我们马上铺路基,争取25日前让小车能过”。
巫溪县交通运输委的介入,让事情有了点进展。建管科郑鑫科长说:“我们已经盯着施工方排危,现在路基基本打就等清完危岩。本来定的是20日前完工,可施工方说要25日,我们也在催”。
天快黑的时候,王婆婆又来到村口。她把橘子放在石头上,摸出手机翻孙子的照片——孙子在县城上初中,上个月说想吃家里的橘子,可现在路断了,她连橘子都送不出去。远处的施工队还亮着灯,工人的锤子声在山谷里飘得很远。风里飘来橘子的甜香,王婆婆望着断路的方向,轻声念叨:“要是路通了,我要给孙子送满满一筐橘子,再去县城买盒巧克力——他去年就想要。”
这条断了的“生命线”,什么时候能重新连起来?深山里的村民在等,挂在枝头的橘子在等,连曾经热闹的网红公路,都在等游客回来的那天。而所有人的期待,都藏在施工队的锤子声里,藏在每天清走的那堆碎石里,藏在“25日前抢通”的承诺里——毕竟,对于山里人来说,路通了,日子才能回到正轨。